东西问·汉学家丨巴西汉学家霍心武:武术文化交流何以弥合中巴理解差异?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武术文化交流何以弥合中巴理解差异?
——专访巴西汉学家霍心武
作者 段红蕊 孙艳艳
中国与巴西,分处地球两端,问汉武武不同的学家西汉学环境与发展历史让两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然而,丨巴透过华语电影营造的霍心化交武侠世界,40多年前,术文年少的流何理解霍心武(Rogério Fernandes de Macedo)偶然触碰到打开另一个维度的开关,中华武术的弥合玄妙奥义开始植根于他的内心,并不断生长,中巴令他开始以一种独特的差异视角观照世界另一端“神秘莫测”的中国,体味其源远流长的东西文化传统。
2024年10月30日,问汉武武霍心武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期间练习太极拳。学家西汉学卞正锋 摄如今,丨巴即将步入耳顺之年的霍心化交霍心武,不仅成为巴西孙膑拳武术协会主理人,还以中华武术为导引,成为一名汉学研究学者与汉语教育专家。近日,霍心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了他以武术为起点的“汉学缘”,以及在他数十年的学、教、研过程中,以武术促进中巴民心相通的感悟。
视频:【东西问·汉学家】巴西汉学家霍心武:武术文化交流何以弥合中巴理解差异?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学武术到学中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香港武侠电影中的刀光剑影,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技巧与匡扶正义的侠义精神被传至世界,深受其影响的人中就包括正值年少的霍心武。
“(武侠电影)最吸引我注意的并非武术本身,而是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个习武之人面对困境时、在战斗中展现的精神和德行。”他说。
正是在这样的兴趣驱使下,霍心武开始在巴西圣保罗市一家武馆习武。尽管当时的武馆师父都是巴西人,对中华武术内涵和中华文化了解有限,但那时的霍心武已可以跟着电影动作“略施拳脚”,他给自己取中文名“霍心武”——崇拜霍元甲,心悦中华武术。
出于对武术的热爱,他开始钻研与中国有关的一切。但他真正接触中华文化是在结识巴西当地的华人家庭之后。当时,他经常前往华人开设的商店寻找汉字描摹。一位店主目睹了他“作画”一般的写字过程后大吃一惊,于是开始教授他汉字笔画与笔顺,一来二去,他与店主一家和社区的其他华人家庭结下深厚友谊。
一位华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当地的中文学校学习中文,于是也询问霍心武是否有意愿同去,他欣然应允。后来,他成为班上最刻苦、成绩最好的榜样。“老师总是叫我去黑板前写汉字,让我背诵课文。我很喜欢背课文,因为我真的想学习(中文)。”他笑着回忆起往事。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8日,巴西里约孔子学院举行“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陈海琪 摄“文武”兼修,怀才抱器
随着20世纪中国移民增多,中华武馆在世界各地设立,“会功夫”成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最明显的标签之一,不仅强化了武术的全球传播,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霍心武介绍,中华武术大约20世纪60年代在巴西开始盛行,通常是华人移民开办武馆,并担任武师。后来,随着武侠电影影响力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对这种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打斗技巧产生兴趣,许多华人武师也开始在社区外开班授课。
20世纪90年代,霍心武结识了移民巴西不久的山东武术大师魏长青,并拜其为师,开始随他学习孙膑拳。这让霍心武对武术和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回忆,除武术招式、套路外,魏长青尤其注重武术精神的培养,他还将中国的舞狮、戏剧、围棋乃至烹饪技巧一一传授给弟子们。
也正是师从魏长青后,霍心武开始学习汉语拼音,这让他对拼音的演变心生好奇,并进行深入研究。后来,他的第一篇论文《汉语拼音字母的起源》被刊登在澳门的葡语学术期刊上。
立根中华文化,武德传习为基
霍心武表示,在巴西学习和教授武术最大的难题在于,大多数巴西弟子只专注于训练打斗技巧和动作,对武学的理论知识和武术精神知之甚少且不求甚解。在他看来,武德是武术文化“最主要的概念”。“对我来说,这就像孔子将射箭作为一门学科来培养君子一样,孔子擅长射箭,但他不练习杀人。他的目标在于教育和锻炼身心。”霍心武如此阐述他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他认为,在中华文化背景中,武术不仅是技击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强调内外兼修,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中华武术在巴西流传已久,是否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武术的‘粉丝’群体在巴西并不算小——巴西有很多热爱武术的人,有许多学校、武馆,不少人受到长期生活在巴西的中国武术师的影响。”霍心武介绍。而说起巴西最具知名度的中华武术流派,霍心武毫不犹豫地选择太极拳。他认为,太极拳常常与中医的健身养生挂钩,随着中医文化在巴西开枝散叶,许多医生会建议患者练习太极拳强身健体。
霍心武观察到,随着社会家庭形态的多元化,许多巴西家庭会将体育运动视为培养孩子价值观的一大基础。他强调,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无法基于武德进行传播,培养出的弟子于社会何益?
“如果学生没有武德,就不能教他使用武器。”他引用师父魏长青的话说,尽管巴西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武德的重要性,但在武术课上,如果师父拥有这些知识,并把它传承下去,巴西学生也会逐渐接受和理解,并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处世方式中去。
“正如中国古代的《孙膑兵法》是为了指导和管理国家而著一样,武术作为一项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孙膑的师父鬼谷子是‘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人士)的鼻祖,而‘纵横家’的目标是指导人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解决冲突、寻求和平。”霍心武说。
当地时间2019年8月11日,巴西华侨华人在圣保罗繁华的保利斯塔大街举行“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及中国移民日”快闪活动。图为巴西小伙子表演中国功夫。中新社记者 莫成雄 摄以“武术”为媒,推动中巴文化交流
最近,霍心武受邀出席了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他继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后第二次来华,其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举办的汉学研讨活动。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博士兼汉学家,他在此次旅途中清晰地感受到汉学在西方人心中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霍心武表示,虽然巴西人的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人有一定差异,但随着两国合作日渐加深,文化上的交流也在影响价值观的养成。在他看来,武术方面的文化交流是“弥合两国人理解差异的最佳方式”。
如今,武术交流也已成为中巴之间、中拉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比如,“中拉武术交流论坛”自2021年起就成为“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的固定分论坛,由中国武术协会与拉美13国相关机构共同创立,每年举办比赛、训练营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而武术交流也进一步激发了巴西人对武术的热情,就在不久前,巴西赢得了2025年第十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主办权。
霍心武还提到,如今,太极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术也如他师父魏长青曾预期的那样走进国际比赛,成为2026年达喀尔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他认为,“国际化”为武术在巴西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无论巴西人从前如何练习和理解武术,中华文化和中国武术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可以促进这些观念“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转变”。这也将使两国日后在文化交流的各个领域受益。
在霍心武看来,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也是巴西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我在巴西孙膑拳协会的工作,就是向巴西人教授武术、中国语言和文化。我认为武术是促进巴中文化交流、加强巴中和平、友谊与合作的典范”,霍心武总结道,在巴西推广武术运动是他汉学研究中最大收获之一。未来,霍心武还计划通过翻译更多的中国武术理论资料,为武术在巴西的教学提供支持,并深入研究武术精神及其与儒学教义的关系。(完)
受访者简介:
巴西汉学家霍心武。卞正锋 摄霍心武(Rogério Fernandes de Macedo),巴西汉学家,国际儒学联合会成员,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对外葡萄牙语教师,巴西孙膑拳武术协会主理人。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汉学、在巴西进行汉语教学和中华武术推广,曾发表《汉语拼音字母的起源》《比较汉学:西方汉学基础和王力建构的中国汉学》《巴西汉语教学史:关于语言规划问题》等学术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东西问频道
本文地址:http://odrbd.ahlulin.com/html/95c58299322.html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友情链接
×
|